历史的天空,曾有多少空前的精彩、绝世的丰碑,最后如雨花纷落,有的尘埃落定后,湮没无痕;有的披沙沥金,仍在熠熠生辉。透视中国的经济文明,没有人能忽视这么一群人,他们来自皖南的大山深处,总是在执着中奋斗,在低调中创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徽商,他们还造就了共同的精神家园——徽商精神。所谓徽商精神,是指徽州商人集体秉承并自觉践行的思想品格、价值追求和道德风范,是徽商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的综合反映。徽商精神百年铸就,千年流芳,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值得深入研究和大力弘扬。思想是时代的镜子,每个时代,对徽商精神都有特定的理解。站在时代的高度,如何重新审视挖掘徽商精神?徽商精神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时代意义?我想,这需要整体把握其中的历史性、地域性和时代性,整体把握其历久弥新的价值内涵,只有如此,才能避免片面的而不是全面的、零散的而不是系统的、僵化的而不是与时俱进地认识理解徽商精神。我认为,徽商精神大致有以下内涵:
1、开拓进取。“开拓进取”是徽商精神的核心。“徽骆驼”是徽商的代名词。蜿蜒流长的新安江,从崇山峻岭中夺路而出,宿命式的注定了古徽商的创业曲折而艰辛。徽州流行的诸多民谣,生动揭示了徽商的创业精神,如“丈夫志四方,不辞万里游;风气渐成习,持筹遍九州。”徽商最可贵之处在于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受到挫折后,不是一蹶不振,而是义无反顾、百折不挠,不成功决不罢休。许多徽州商人“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厌焉”,历经无数次的挫折与失败而奋起,最终走上成功之路。正是有了400年的筚路蓝缕,才有了“无徽不成镇”的说法,才有了400年的铸就辉煌。“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历史告诉未来,只有志存高远,才能有所作为。
2、诚信重义。徽商将讲道义、重诚信作为做人根本,正是有了骨子里对诚信的追求,才有了“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仁心为重”的经商之道。为了诚信,胡雪岩愤而将假虎骨付之一炬;为了诚信,胡开文徽墨厂将质量有瑕疵的徽墨沉于水池。现在的很多人很是缺乏诚信意识、契约意识,所以才有这么多“老赖”,人与人之间越来越没有互信,设防的栅栏越扎越高。作为徽商后人,我们要保住这优良的基因,让诚信成为我们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护身符”。
3、勇于创新。徽商创新精神主要表现在:第一,思想观念创新。敢于冲破重农抑商的世俗偏见,勇于选择商业,并以商业为第一等生业,这是思想观念解放与创新的表现。这在当时是需要很大勇气的。第二,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创新。徽商多以小本起家,初始的商业经营,主要局限于本地山区土特产品。为求生存、谋发展,徽商勇于拓展商业经营领域,突破传统商业经营方式:从经营土特产品,扩展到盐业、典当、纺织印染、图书等行业;采取走贩、囤积、开张、质剂、回易五种方式并用的策略,相机行事。第三,经营机制创新。在经营过程中,徽商对独资、合伙制以及类似的股份、合作、经理委任等多种经营形式和机制都加以灵活利用,从实践中创新思路,从而适应形势,增强竞争力,勇立商海潮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实现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有机结合,如何结合?前人给我们提供了经典的教材,给了我们无限的智慧。
4、乐于担当。“义”“利”从来难以兼顾,逐利是商人的本性。与“无奸不商、为富不仁”不同,徽商是儒商,“贾而好儒”培养了徽商的人文精神、人文情怀,造就了徽商乐于担当、感恩社会、乐善好施的儒商品格。清代歙县商人吴炳留给子孙的是十二个字:“存好心,行好事,说好话,亲好人”,应该是儒商以仁立世的代表。徽商自身非常节俭,但当遇到自然灾害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时,徽商多能慷慨解囊,回报和奉献社会。举凡赈济灾荒,投资办学,设立会馆、义庄、义冢,兴建育婴堂、医院,修桥筑路,兴修水利,等等,徽商都积极参与。当国家和民族利益遭受威胁时,徽商多能赴国急难,表现出无私的爱国奉献精神。现如今,很多人“社会人”意识缺乏,甚至逃避这种应有的责任,所以才会出现诸多的虚假捐款或捐款资金不到位的丑闻。一个陈光标是远远不够的,众多的“徽骆驼”成为一个“驼队”,才能重建社会的责任体系。
安徽崛起需要徽商重振,辉煌重现必须复兴徽商精神。400年前,徽杭古道上坚实的脚步撑起了一个商帮雄起的背影,400年后,奇瑞、海螺等企业龙头沿着“一带一路”的战略蓝图,走向亚非拉,跻身欧美市场,在开疆辟土中书写了新徽商高歌猛进的时代乐章。在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竞争形势下,我们要顺应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呼唤,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开拓进取、诚信重义、勇于创新、乐于担当”的徽商精神,用理性回归的方式治疗时代的病症,用其朴实厚重的光芒催生更多的徽商巨子、徽商品牌,推动安徽率先崛起、跨越发展!
(赵震 郎溪县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