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一个响亮的名字,她源于东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衰于清末。胡适先生曾不无自豪地说:“一千多年来,我们徽州人都是以善于经商而闻名全国的。”历史上,徽州商人艰苦创业、崇文重教、爱国爱家、贾道儒行,其精神价值影响深远。回到当下,我们应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徽商精神的当代价值,发掘其丰富的精神内涵,以“四有”精神做当代儒商。
爱国有情
“家是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国之不存,家将焉附?自古以来,徽州商人的爱国义举史不绝书。“红顶商人”胡雪岩以一己之力向外国银行借贷协助左宗棠平定阿古柏的新疆叛乱;出自徽商家庭的汪道昆协助戚继光组建“戚家军”抗击倭寇;近代社会徽商为抗击外敌入侵,或弃商从戎,或捐资捐物,各尽所能。
利民有义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徽商贾道儒行,义中取利。他们通过吃苦耐劳获得巨大财富之后,不忘帮助他人。灾民有难,积极赈济;鳏寡孤独,主动抚恤;修桥补路,出钱出力。据《歙县志》记载,洪泽湖决堤,当地灾民嗷嗷待哺,徽商鲍漱芳捐米六万担,仅此一善举就能救活数万人。
经商有道
商道即人道,经商与为人相统一。徽商经商过程中能做到诚意敬业、以诚待人、诚实守信。清代歙县商人吴炳告诫其子弟:“存好心,行好事,说好话,亲好人”,一个“好”字道尽徽商经商之道。唯有讲求商业道德方能取得他人的信任与支持,利人利己,从而获得丰厚的回报。胡雪岩将“戒欺”二字朝内而不是朝外挂在胡庆余堂,意在告诉员工:“戒欺”是一种对员工的内在要求,而不是一种对客户的招牌广告。一直到今天,人们仍能受益于胡雪岩的商业伦理智慧。
齐家有方
徽人崇文重教,徽商尤然。黟县商人胡际瑶虽经商有成,但不忘儒学。胡有三子,长子和第三子习儒,次子随其习商。他告诫两个习儒的儿子:“非关因果方为善,不为科名始读书。”好一个“不为科名始读书”!此种大境界即使放在今天也是极具启发意义。徽商王廷宾好吟咏,有人劝告其母:“业不两成,汝子耽于吟咏,恐将不利于商也。”其母答道:“吾家世家商贾,吾子有以诗起家,得从士游幸矣,商之不利何足道邪?”一个商人的母亲能将诗文看得比金钱重要,认为儿子喜欢诗是幸事,商业受到点影响没有什么了不起。
96年前,梁启超曾将以鲍廷博为代表的徽州盐商对清代乾嘉学术的贡献类比于“南欧巨室豪贾之于文艺复兴”,徽商在文化史上的贡献由此可见一斑。今天,作为新时代的商人更应以徽商的“四有”精神为引领,做到爱国有情、利民有义、经商有道、齐家有方。
(黄山学院文学院 乔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