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新春开局怎么干:项目挑大梁,扩大投入增后劲

点击:518 时间:2018-3-26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结构调整,加强技术创新,加快产业升级,完善基础设施等,都离不开投资发挥作用。

  年初胜利闭幕的省两会,发出了全面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动员令”,明确提出强化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加强现代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安排省级政府投资预算。

  围绕有效供给、有效需求推进有效投资,我省正牢牢牵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补齐短板,增强经济增长拉动力,不断为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提供关键支撑。

  抓好重点项目“主力军”,强化发展支撑,加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近日,从阜阳市商合杭高铁工地再传捷报,中铁隧道局商合杭铁路五标古城特大桥5×50m连续结合梁首组现浇桥面板顺利浇筑完成。

  “商合杭铁路是西北、中原经合肥至长三角的快速客运大通道,是安徽铁路网的脊梁,对完善全国铁路网布局,构建我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省铁道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商合杭铁路阜阳段长157公里,新建阜阳西、太和东、颍上北站,以及阜阳存车场、综合维修工区,境内投资估算约260亿元。

  优化投资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离不开重点项目这个“主力军”,尤其是要抓关系国计民生、产业结构调整和涵养后劲的重大项目。

  巢湖环湖防洪治理工程开工建设,引江济淮等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庐铜铁路、淮北萧县北高铁联络线,合肥市轨道交通2号线等建成,商合杭、杭黄、合安高铁等建设加快推进……去年,我省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改善发展条件,强化发展支撑,增强发展后劲,推动调结构转方式迈出更大步伐。

  “今年我省将充分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全面落实‘四督四保’制度和‘五项机制’要求,全面新开工重点项目1600个以上、竣工600个以上。 ”省发改委负责人说,加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深入实施现代基础设施体系“1+9”规划,加快建设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油气管网、电网等基础设施网络重大项目,全面新增铁路运营里程80公里、高速公路160公里、一级公路350公里。加快引江济淮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60亿元。加快推进巢湖环湖防洪治理、淮干蚌浮段建设,力争开工建设马鞍山河段二期整治工程,继续加强“一规四补”建设。深入谋划淮河治理“六大工程”,强力推进行蓄洪区脱贫攻坚。

  按下结构调整“快进键”,把握重点领域,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经济新动能

  当前,以现代生物技术和新型设备、设施、材料为支撑的生物产业群正在崛起,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在中华药都亳州市,东方帝维动物疫病疫苗创制工程成功获批第二批省重大新兴产业工程。 “该工程计划总投资3亿元,建设起止年限为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26日。 ”项目主要负责人表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羊口疮病毒AH-GY13株灭活疫苗,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二联灭活疫苗,高致病性禽流感悬浮培养灭活疫苗等的研制及产业化,动物疫病诊断中心及第三方监测平台的建设等。

  “目前第三方检测平台正在建设之中,获得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鸭浆膜炎大肠杆菌二联灭活疫苗等新兽药证书。 ”

  扩大有效投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是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经济新动能的重要支撑。以重大项目为载体,我省先后作出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快发展高成长性产业、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等重大战略部署,形成梯次推进、滚动发展的格局,建设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今年我省将研究改进省级政府投资安排方式,更多采取基金管理等市场化运作模式,放大政府投资效应,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强省、创新等建设发展。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重点项目按下了结构调整的“快进键”,传统产业坚定地“起而行”,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支撑,迅速迈出改造提升的步伐,积极探索通过产业升级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有效路径。去年全省制造业累计完成技改投资6821.6亿元,增长18.3%。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优势产业投资快速增长,工业绿色转型加速发展。

  “今年我省将实施煤炭、冶金、建材、家电等传统产业专项改造提升计划,实施亿元以上技改项目1000项以上,完成技改投资7300亿元。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激活民间投资“开良方”,进一步拆除壁垒,为社会资本参与市场竞争“松绑开路”

  今年初,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落实国家和省PPP支持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开放力度,禁止排斥、限制或歧视民间资本的行为,为民营企业创造平等竞争机会。

  “引入社会资本平等参与投资将有利于扩大有效投入,给稳增长带来新鲜活力,盘活民间资本存量,释放民间资本潜力,激发市场投资热情。 ”省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副处长阮华彪说。

  去年我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累计受理事项超过30万件,企业投资项目实行清单管理,投资报建审批事项由56项清理规范为34项。储备PPP项目965个、总投资10942亿元,其中223个传统基础设施领域项目落实了社会投资主体、总投资1667.1亿元。滁州和马鞍山市列为全国PPP创新工作重点中小城市。

  “今年我省不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网上受理、并联办理、限时办结、全程监管’。 ”省发改委负责人表示,同时进一步落实促进民间投资各项政策,开展政务失信专项治理,有效引导民间投资预期。此外,加大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公用事业等领域开放力度,优先采用PPP模式建设运营,优先支持民间投资股权占比高的社会资本方参与。建立完善PPP项目库,协调推进签约PPP项目,适时向社会资本再推介一批重点项目。

原标题:项目挑大梁,扩大投入增后劲